14140M0D锻圆技术要求的工艺
根据ASTMA370标准机械性能(皮下25.4 mm取样)要达到以下要求:粗加工后直径在$320 ~ $380 mm,硬度要求表面及皮下25. 4 mm位置 均在285 ~ 341HB范围内,屈服强度最小值110 KSI (相当于760 MPa),延伸率最小值15% (目标值 16%),冲击功要求室温均值最小值50 J、48 °C均值最 小值42 J、46 C均值最小值 27 J。$320 ~ $380 mm 锻圆本体要求性能与常规性能。
根据元素对钢综合性能的影响、钢的液透性的影 响因素分析、钢的液深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实际生产 过程的经验积累,要想达到或超过订单的技术要求,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,一是成分控制上根据元素 对钢综合性能及钢液透性的影响,确定合适的内控成 分来确保钢种有较好的强韧性和液透性;二是从各生产过程考虑实际钢锻圆要有足够的液透层深度力争 达25 mm以上,因此按以下方案进行优化。
淬深层的保证措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:
首先 确保钢的纯净度较高,由于非金属夹杂硫化物、氮化 物、氧化物等分散质点,在加热过程中均能阻碍奥氏 体晶粒的长大,而且在淬火急冷时的弥散分布状态 可以促进晶核的形成,增加奥氏体转变速度,从而减 低淬透性,为此采取电弧炉冶炼+ LF精炼+ VD真 空去气+气体保护浇注下注法模注工艺进行坯料的 生产,强化电弧炉冶炼过程的去气去夹杂操作及初 炼预脱氧工作,做好后面每道工序的操作确保钢的 纯净度较高。
其次确保原始组织的均匀,如果原始 组织不均匀会造成淬透性的不均匀,最终导致性能 的不稳定。因此为了保证原始组织的均匀性,在调 质前对锻圆进行一次正火处理,同时由于表面氧化层对导热的影响较大,为了确保加热时奥氏体均匀 长大和冷却时得到较快的冷却速度,在正火后调质 前进行表面粗加工。
第三,奥氏体晶粒大小及均匀 性和奥氏体化温度对淬透性同样有影响,奥氏体不 均匀容易形核,加快奥氏体转变速度,从而降低钢的 淬透性;奥氏体晶粒粗大使得奥氏体转变缓慢,临界 冷却速度变小,从而提高了钢的淬透性;奥氏体化温 度高一些对提高淬透性同样有显著作用,这是因为 高温下能使奥氏体晶粒长大,成分均匀,同时促进碳 化物分解并熔入奥氏体的结果;因此要求淬火时的 温度要高一些,保温时间要长一些,这样有利于成分 均匀、组织均匀和晶粒长大,从而保证钢的淬透性较 好。
第四,冷却速度适当快一些有利于淬深,临界冷 却速度愈大的钢,实际冷却速度如果不能超过临界冷却速度,则很难淬透淬深,就要求在淬火时将奥氏 体过冷到马氏体转变温度就必须快速冷却,这只是 在奥氏体最不稳定温度范围内要求快冷,以防止珠 光体型转变产物的形成,在300 ~400 °C以下至Ms 点范围内则不需要快冷,这是因为在650 C以上和 400 C以下奥氏体转变速度很小和较稳定;这就要求 淬火介质温度适当低一些,且淬火过程中温度上升 相对小—些,淬火介质选择比热大、流动性好、导热 好、挥发性好的介质,同时淬火过程中要对淬火液加 以搅动,以确保淬深层厚一些。
45锻圆http://www.lysgsm.com/
资讯来源:
http://www.lysgsm.com